延绵不已,变态多歧。 胎寒不温,胎亦易损;胎热不清,胎亦易堕。
推此虽万变可知也。按大黄黄连泻心汤一方,乃泻火之方也。
其人问得病之由,乃食湖蟹所致,遂诊脉曰:此冷痢也。《难经》以中暑当身热而烦。
以上三法,皆可变通,但阴虚、阳虚,辨认不可不澈,上卷辨认法,切切熟记。枳壳气味苦凉,陈皮气味苦辛,半夏气味辛平,三味利气宽中,以化宿痰宿食,推陈致新,使津液易达。
既分左为阳,元阳应在左尺候之,右为阴,元阴应在右尺候之,何左右候之不相符也?或证言微蹇,或面戴阳色,或消谷善饥,或饮食少进,或浊痰未清,或肢体无力,或无故多思,或怔忡惊悸不寐等证,接服第三方调理。
或又曰,肝胆脉亦入耳,肝胆有火,亦可发痒,先生独重肾气,而不言肝胆之火,未免固执。 因制此方,服之良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