漱琦彩音

漱琦彩音

 太阳与少阳并病,故见头项强痛,或眩冒,时如结胸,心下痞□之证。 身体疼烦属风也,不能转侧属湿也,乃风湿相搏之证,非伤寒也,与桂枝附子汤温散其风湿,使从表而解也。

伤寒六、七日,脉微,手足厥冷,烦躁,灸厥阴,厥不还者,死。 身以前属阳明,头面动摇,口噤齿齘,缺盆纽痛,脚挛急,皆阳明痉也。

然此亦非柴胡证,故柴胡汤亦不可与也。 伤寒阴证见阳脉者,虽困无害,无宁俟之也。

湿之为病,或因外受湿气,则一身尽痛,或因内生湿病,则发热身黄。 要知□语乃阳明受病,即当知犯阳明之逆而治之,若无□语,而见他经坏证,须证书凭脉,另以活法治之也。

 厥则当利不利者,阳气未败,犹能与邪相支吾也,若至发热,即利者亦当止。惕而不安者,胃热冲膈,心神为之不宁也。

 谓凡衄血、吐血之人,阴气暴亡,若再发其汗,汗出液竭,诸脉失养,则额角上陷,中之脉,为热所灼,故紧且急也。 至若腹内拘急,因吐利后而四肢挛急者,未尝非太阴痉也。

Leave a Reply